第6章 中书省仅存的娃:从七品中书舍人王念,官员来源问题
A+ A-

  隔天,巳时三刻,九点多的太阳对于上一辈子的朱柏而言,还只是没有课的时候舍友们一起赖在床上比拼耐力的时候,用来判断起床后到底是吃早饭还是吃午饭的模糊标准。

  不过对于如今的湘王朱柏而言,那已经是学完早课之后了。

  唉,自己好歹是个王爷了,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睡到一觉自然醒的境界。可怜自己现在有个早上五点多起来工作的爹,一众平均年龄十岁上下的王爷们也没办法落个清闲。

  今天的朱元璋看起来心情不错,这才巳时就已经结束了早朝。朱柏等到了来接他的大哥朱标,要去商讨如何制定大明官员的表格档案。

  这是亲爹昨天给的任务,三天内完成,不得不重视。

  朱柏还没打招呼,旁边就传来鲁王朱檀的声音,这小子脸色有些不适,不知道是昨晚回去背了一个时辰的书没睡好,还是被什么事给吓得,颤声道:

  “大哥,昨天别宫里里外外有好多黑色的影子飞来飞去,我们书柜里的书都被翻得沙沙作响,弟弟我好害怕啊!它们会不会半夜来翻我的被子,把我也撕了!”

  朱标微笑着安抚道:“十弟莫惊慌,那是晚上巡视别宫的军士,帮你们抓住那些想要吓唬你们的坏家伙呢。”

  朱标一点也不嫌弃朱檀的小胖脸扯着他的袖子哼哼唧唧的,也没有什么厌恶之色,而是安心抚慰着朱檀的情绪。

  把这个小胖子哄好之后,朱标才看向等候在一边的朱柏,道:

  “十二弟我们走吧,昨晚着中书舍人凑齐了几份官员生平,我们看看怎么设置那些表格之中的内容较为合适。”

  朱标的语气中甚至带着一些请教的意味,没有因为自己身为太子和兄长的身份而自作主张,邀请朱柏一起确认。

  朱柏应声道:“皇兄,我们直接去中书舍人处理文书的地方确认吧,地方也不远,可以一路走过去。”

  历史上朱标在洪武二十五年视察陕西回来之后,风寒而死。

  这会儿还是让老大哥平常多走走锻炼一下身体,唉,不行,这几天过后,他还得每天拉着朱雄英好侄子天天早起,锻炼锻炼。

  朱标还有十一年的缓冲时间,自己的好侄子朱雄英可是明年就要挂了,朱柏现在恨不得化身朱雄英的贴身保姆,从日常饮食到活动安排,全部调查,重新安排!

  “十二弟说的不错,索性我们兄弟二人就边走边谈吧。说起来,你不害怕中书舍人这四个字吗?”朱标和善地应允,带着朱柏走去,身后跟着东宫的侍从。

  朱柏疑惑道:“我害怕中书舍人这四个字做什么?”

  朱标大笑道,像是要捉弄自己弟弟的大哥一样,开口道:“福宁去年听说随着丞相一职废除,整个中书省官制均被清理,仅剩下从七品的中书舍人一职。唉,死的人是多了些,还活着的就被传得神神秘秘的,让福宁觉得现在的中书舍人都是披着人皮的稻草人,被人控制着躯体走动。”

  福宁,也就是朱柏的六姐,未来的怀庆公主。

  胡惟庸案废除丞相之后,连带着中书省也被清理,权力分给六部各尚书统管,直接对皇帝负责。

  原中书省二十二个官职从上到下被砍得人头滚滚,就剩一个从七品的中书舍人一职保留。

  想到这里,朱柏居然笑了起来,让朱标很是疑惑,问道:“十二弟是在取笑福宁吗?”

  朱柏忙道:“怎会,我只是想起来一些有趣的事情。我朝立朝以来,三省六部制承袭元制,仅设中书省和六部。中书省被废除之后,原本二十二个官职就剩下一个中书舍人,朝廷还能运行起来,这说明如今的官员还能再删撤一些,精简俸禄支出。”

  朱标无奈道:“十二弟莫要开玩笑,且不论中书,如今六部之中涉及胡案被撤职的各级官员就有一千七百余人,要是到地方上,那就更不计其数。即便父皇每日操劳处理政务,如今也需要做出妥协,在空缺的职位上填补人手,命各级官员举荐。要是再撤除些人员官职,那就要乱套了。”

  朱柏笑道:“哈哈,只是开个玩笑。皇兄你看,等到我们的表格计划能够推行到各级政务工作之中,提升效率,就能很快识别出来哪些部门是浑水摸鱼的南郭先生,哪些部门才是真正干实事的。到时候有了报表,父皇一定会提出再次精简官务的想法,我们也算是提前讨论。”

  两兄弟交谈间,已经到了行章院,早有人在门外侯着。

  这地方比不上后世紫禁城里内阁办公的文渊阁,如今随着中书省废弃,更是让人避之不及。

  为首一人正是两人谈及的中书舍人,从七品,荆州人士,年二十四岁,洪武十一年恩科录,王念,字丹溪。

  中书舍人共有十人,他是唯一一个胡惟庸案中活下来的。

  “下官中书舍人王念,见过太子殿下、湘王殿下!”

  “王大人,带本宫进去吧。此三日讨论事宜不得外传,辛苦几位大人这几日就在这行章院内歇息。”

  “不敢,为太子殿下和圣上分忧乃是下官的职责。”

  几人进了内房,各自落座,朱标直奔主题,开口道:

  “中书舍人一职对各部文书奏请皆有接触,湘王也对官务了解颇深,那本宫就开门见山,诸位可知道父皇对我大明各级官员的俸禄设置,还有恩科取士、各级官员候补举荐、贵胄士族子弟荫官的关系?”

  朱柏坐在椅子上屁股还没坐稳,听到这句话就坐直了身子,心里不由得惊讶道:

  卧槽,这么刺激的吗?一上来就谈这些,我还以为大家要打打太极聊聊人生才进入正题呢。

  王念思索许久,开口道:“太子殿下,对于俸禄问题,下官不敢有妄言,而恩科取士、各级官员候补举荐、贵胄士族子弟荫官三者,应该是近期朝廷补全各级官员职位空缺的主要来源。各级官员补全后,我朝扫清胡案遗毒,以正朝纲,为我大明官场带来新气象。”

  朱标满意道:“说的不错,王大人也是洪武十一年的恩科取士,亲身经历过。那我们今天就从洪武十年到十三年的恩科取士名录中,先建立湘王提出的官员档案表格吧。”

  朱柏认真听着大哥和王念的对话,同时也在心里思索着,洪武十五年,也就是明年,恩科取士才被固定为明朝科举制度,正式确认下来。

  往年的恩科取士在形式和效果上基本都是试行,看来历史上也是在胡惟庸案之后,朱元璋为了大量弥补官员缺口,才在洪武十五年将科举制度正式落实下来。

  那也就是说,各级官员举荐和贵胄士族荫官这两条路,在洪武十四年的今年,要出问题咯。

  1. 上一章
  2. 章节目录
  3. 下一章

章节 X

第1章 湘王朱柏,朱雄英:叔叔你有点不对劲 第2章 想要《元史》的修缮资料,给朱雄英讲阿拉伯数字和excel 第3章 给老朱传授表格大法(上) 第4章 给老朱传授表格大法(下) 第5章 朱元璋答应朱柏请求,决心改变朱标朱雄英父子命运 第6章 中书省仅存的娃:从七品中书舍人王念,官员来源问题 第7章 朱柏的暴论:全杀了。朱标:弟弟你有点太极端了 第8章 朱柏的谋划 第9章 朱标:雄英陪你叔叔玩去,别让他那么极端 第10章 雄英啊,骑自行车吗?大明第一台带辅助轮的自行车 第11章 东宫,见太子妃吕氏 第12章 允炆啊,你和别人不一样,不能把时间浪费在学习上 第13章 朱雄英:爹,没时间解释了,快上车 第14章 户部官员档案推行,门户私计 第15章 回宫,鲁王朱檀,朱元璋召见 第16章 求朱元璋两件事 第17章 六姐福宁,鲁王的奇妙思路 第18章 基础物理知识,朱檀的航海梦 第19章 或许可以修个人力轨道车 第20章 周王朱橚(su),又称医学家、植物学家,马克·波罗的手稿 第21章 五哥的请求,先天草木圣体 第22章 金吾卫来人,朱元璋的安排 第23章 王爷们上课的第一天 第24章 允炆啊,就这么傻下去吧 第25章 差点开车的朱允炆 第26章 五轮车,朱雄英思考社会关系,坐车的朱元璋 第27章 开车到老朱面前,朱元璋:就喜欢大孙子控制方向 第28章 差点翻车的老朱和马皇后 第29章 未来妻子的侄儿,吴宁,讲故事 第30章 初见郭桓,未来敢贪一年财政的猛人? 第31章 论文官们为何抑制不住作死的心 第32章 朱柏的心情愉悦工具:允炆啊,蹲墙角看竹子去 第33章 朱允炆:我妈不让我和勋贵子弟玩 第34章 靖海侯吴忠,明初海战记录日志和典籍 第35章 郭桓的档案,牵扯北平三司其二 第36章 信息单向交流和监管措施的重要性,第七部门 第37章 太子与皇帝夜谈 第38章 五天后大婚,但是湘王还在忙 第39章 立志当美食家的朱允炆 第40章 郭桓、李善长、姚广孝 第41章 祛魅的郭桓,永远在最高处的朱元璋,一言之力 第42章 于少保的爷爷,于文明,工部主事 第43章 混乱的朝会,真有撞柱子的? 第44章 老朱:你们慢慢吵,朕儿子结个婚先 第45章 李善长想歪了 第46章 郭桓的大胆谋划,轨道公交,金钱与纸钞 第47章 这是在收回金属货币!郭桓的惊恐,姚广孝:我要见湘王! 第48章 朱柏:妖僧、啊不是,大师有没有兴趣去挖银矿 第49章 说服姚广孝去桶狭间祸乱天下 第50章 新婚之夜看一晚上海图志,湘王妃:累了,毁灭吧 第51章 老朱想印钱,朱柏送枕头 第52章 朱柏:爹,你知道啥叫经济危机吗? 第53章 来发战争财吧,发行国债 第54章 讨论国债问题,建议老朱把徭役变成基础建设,要发工资 第55章 大明第一家公司.jpg,朱允炆摔了 第56章 施工开干,这里是真发工资啊!大明官方的雇佣关系! 第57章 民间舆论的第一块石头,文人士绅的第一条裂缝 第58章 老朱夫妻的愿景,朱柏:未来一定能改变! 第59章 朱柏忽悠李善长,国债正式发行 第60章 李善长:啊?我竟然不是皇上的榜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