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章 朱柏的谋划
A+ A-

  “十二弟,昨日为兄所言有所偏颇。”

  朱标还是放开了朱柏,整理好弟弟的衣冠,随后居然拱手一拜。

  朱柏急忙躬身道:“使不得使不得,皇兄是太子,昨日赠言弟弟都记在心里,都是极有道理的话啊!”

  朱标用力压抑着神色,努力平静下来,低声道:

  “为兄不该对你的阅读书籍门类提出建议,十二弟还是像往常一样多看看道家修身养性的篇目,想来这些还是有用的。”

  兄弟二人在这兄友弟恭的时候,在边上听着朱柏暴论的王念已经站不住脚,颤颤巍巍地移动身体,要靠着柱子才能站稳,后背都被汗湿透了。

  这都什么鬼,这个看起来不过十岁左右的湘王怎么嘴里说出来的话语,都是鞭辟入里,人间至理之言。甚至行事狠厉,直奔要害,怕是混迹官场的大人们都受不住这个年轻人的蛮力冲撞。

  文官们都本能地顺着自己的求学历程、官场经历中师长、故友、上级的关系聚集在一起,以圣人之言为道义,不自觉间沾染了许多欲望。

  一个个大小文官派系集团盘根错节,最终汇集在文官之首丞相这里,共同进退。

  更要命的是,去年圣上拔除胡惟庸羽翼的时候,就是这么一路血流成河,从这棵树的冠,杀到深埋在土壤里的根系之中。

  那场变动尽管已经过去了一年,但是一想起那些人头如瓜落的情景,有机会再次上演,王念就被吓得魂不附体,就算是倚靠着柱子,也朝着地上滑落,一屁股坐在地上。

  唉,宋濂被尊为太史公又如何,身为太子师又如何,宋家也不是一样被牵连处置。

  现在丞相这颗大树倒了,中书省作为树干也被废除,就剩下无数散落的根系都准备着挤占原本丞相的权力空位,将自己的权利集团送上去。

  要是皇帝被湘王的策略说服,狠下心来一口气把这些小草小树也给拔了,全部任用没有办法形成派系的新官员,那场景,滋——

  满朝上下必定是流血漂橹一片,新来的官员一看见自己本来想依仗的师长、上级、故交等人的头颅挂在着皇宫大殿门口,至少十年内不会有人动结党的念头。

  甚至官员之间的往来都会变成禁忌,唯恐被皇帝发现自己和某某多对视了一眼,就被送去牢里等着秋后问斩。

  王念心中越想越觉得可怕,怎么皇子之间除了太子朱标宽厚仁和,颇具人君之相外,其他人都不像是一个爹生的一样!

  东宫的侍卫们已经自觉地关闭了门窗,警惕起来。

  屋内景色变得阴森,王念越看那位不过十一年岁,本应该少年风气的湘王殿下,越觉得像是在看一只恶鬼,一只恨不得把他们这些官员吃干抹净的恶鬼。

  “咳咳、皇兄你差点捂死我,咳咳——”

  朱柏咳嗽着,大口喘着气,这才缓了过来,做出一副天真无害的笑容,道:

  “皇兄要是想问徐徐图之的策略,我也早有准备,就从这表格档案之中入手。皇兄该不会以为我真想把那些关键人物全部杀了不成,我又不是什么嗜杀之人,平常连蚂蚁经过我都要让它们一步呢。”

  朱标低头看着自己这位弟弟人畜无害的神情,一时间竟不知道刚才那番杀气腾腾的话,到底是不是这位好弟弟口中所言。

  但是他又对朱柏口中另一道徐徐图之的方法颇为好奇,像是有一只猫一直在挠着自己的心一样,不把这搞清楚,他是绝对不会罢休的。

  他只得摆手道:“唉,十二弟接着说吧,看看这徐徐图之的法门,是何种道理。”

  朱柏很满意朱标的表现,提出这些言论也是为了一步步试探朱标的底线。

  要是他直接拿着这些言论去找朱元璋,老朱一定会把给他讲学的官员老师全部砍了,看看是谁把自己儿子教成了这样。

  可要是隔着一层朱标做掩护,让这位好大哥中和自己的言论做缓冲,营造一个自己真的从各种书籍中悟到了许多真理的形象,朱元璋就会忍不住思考朱标转述的道理,并且以他的心性,一定会明白这些道理果真有用,并非无稽之谈。

  这么一步步试探朱标的接受底线之后,对于朱柏自己以后想要做的事情,要实现的目标,就有了极大的帮助,知道该如何提出请求,让朱标答应了。

  朱标答应了就是朱元璋答应了,毕竟是大明的常务副皇帝,对于一些朱元璋不支持但是朱标同意的,说不定朱元璋还愿意让朱标来反驳他呢。

  所谓童言无忌,自己张开嘴就是一顿输出,不管是不是歪理,也不必担心受到太大的责罚。

  毕竟昨日夜里老朱也派人查过了不是,那些和皇子们有接触的人都被审查过没有问题。

  所以,那些生而知之者的幼年天才,或者一朝顿悟的人,史书上也不是没有,老朱说不定还暗自庆幸自己多了个天才儿子呢。

  朱柏开口道:

  “所谓徐徐图之,就是在表格档案中明确官员姓名籍贯,往来任职履历,入官方式,往来师承和社会关系。并且需要直属部门三品及以上的官员签字和所在部门的印戳,并备份独立出吏部,在宫内保存一份,以便后续对照管理。”

  “在已经任职的官员里,有的官职变动容易到有人递个折子就给办了。所以把官员的平迁调用记录保存下来,确保责任人的签字和日期无误,后续追查起来就方便许多,能够减少一些文官自发的行为聚集行为。”

  “三品的实权官员若是提拔门生故吏,以往都各有手段将其掩盖过去,不引人注意。若是让他们亲自签字留存,要负起责任,可就多辛苦些。听说诸位大人年幼时都是抄书求学的好手,多签几个名字也不影响他们闲暇时分寻欢作乐。”

  “若是真的有能平白无故指挥得动三品实权官员办事的人,想来在父皇和皇兄眼里,找出他们并不难。”

  “甚至可以要求当前部门签字的三品官员轮换,只用官员档案所记录和明确的调令来确认其是否可以任职新职位,那些身居高位有一定权力的官员,才能懒得因此被泼污水,只能秉公办事,担心被人留下把柄。”

  朱柏侃侃而谈,看着朱标还在认真听着,接着说道:

  “这只是从上层制度上确认责任划分,谁签的字谁来负责。”

  “要确认填入表格内的官员档案和实际能力是否符合,还需要增加以季度或年度划分的考核表格,通过平级官员监督签字、直属上级签字等措施来确认。”

  “同时,对于顺利完成本职工作的官员,给予额外的合适奖励来分担捉襟见肘的俸禄压力。也就是,绩效。”

  “等到以后官场上人人都以自己做出的成绩作为升迁的标准,且获得的收入足以维持合理的生活,人生理想和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,很多人其实就不愿意冒险去结党营私,参与什么派系了。”

  朱标听着这些言论,难以抑制激动的神色,很快就把刚才朱柏口中那些极端的言论全部抛诸脑后。

  听听,后面这些才是真正的圣人治世之真理,是应该从圣贤书里学到的知识。

  这位好弟弟要是能够把这些所学都传授出来,哪怕只是教给雄英,代代相传,都不用担心大明后续至少五代君王对朝廷的把持!

  1. 上一章
  2. 章节目录
  3. 下一章

章节 X

第1章 湘王朱柏,朱雄英:叔叔你有点不对劲 第2章 想要《元史》的修缮资料,给朱雄英讲阿拉伯数字和excel 第3章 给老朱传授表格大法(上) 第4章 给老朱传授表格大法(下) 第5章 朱元璋答应朱柏请求,决心改变朱标朱雄英父子命运 第6章 中书省仅存的娃:从七品中书舍人王念,官员来源问题 第7章 朱柏的暴论:全杀了。朱标:弟弟你有点太极端了 第8章 朱柏的谋划 第9章 朱标:雄英陪你叔叔玩去,别让他那么极端 第10章 雄英啊,骑自行车吗?大明第一台带辅助轮的自行车 第11章 东宫,见太子妃吕氏 第12章 允炆啊,你和别人不一样,不能把时间浪费在学习上 第13章 朱雄英:爹,没时间解释了,快上车 第14章 户部官员档案推行,门户私计 第15章 回宫,鲁王朱檀,朱元璋召见 第16章 求朱元璋两件事 第17章 六姐福宁,鲁王的奇妙思路 第18章 基础物理知识,朱檀的航海梦 第19章 或许可以修个人力轨道车 第20章 周王朱橚(su),又称医学家、植物学家,马克·波罗的手稿 第21章 五哥的请求,先天草木圣体 第22章 金吾卫来人,朱元璋的安排 第23章 王爷们上课的第一天 第24章 允炆啊,就这么傻下去吧 第25章 差点开车的朱允炆 第26章 五轮车,朱雄英思考社会关系,坐车的朱元璋 第27章 开车到老朱面前,朱元璋:就喜欢大孙子控制方向 第28章 差点翻车的老朱和马皇后 第29章 未来妻子的侄儿,吴宁,讲故事 第30章 初见郭桓,未来敢贪一年财政的猛人? 第31章 论文官们为何抑制不住作死的心 第32章 朱柏的心情愉悦工具:允炆啊,蹲墙角看竹子去 第33章 朱允炆:我妈不让我和勋贵子弟玩 第34章 靖海侯吴忠,明初海战记录日志和典籍 第35章 郭桓的档案,牵扯北平三司其二 第36章 信息单向交流和监管措施的重要性,第七部门 第37章 太子与皇帝夜谈 第38章 五天后大婚,但是湘王还在忙 第39章 立志当美食家的朱允炆 第40章 郭桓、李善长、姚广孝 第41章 祛魅的郭桓,永远在最高处的朱元璋,一言之力 第42章 于少保的爷爷,于文明,工部主事 第43章 混乱的朝会,真有撞柱子的? 第44章 老朱:你们慢慢吵,朕儿子结个婚先 第45章 李善长想歪了 第46章 郭桓的大胆谋划,轨道公交,金钱与纸钞 第47章 这是在收回金属货币!郭桓的惊恐,姚广孝:我要见湘王! 第48章 朱柏:妖僧、啊不是,大师有没有兴趣去挖银矿 第49章 说服姚广孝去桶狭间祸乱天下 第50章 新婚之夜看一晚上海图志,湘王妃:累了,毁灭吧 第51章 老朱想印钱,朱柏送枕头 第52章 朱柏:爹,你知道啥叫经济危机吗? 第53章 来发战争财吧,发行国债 第54章 讨论国债问题,建议老朱把徭役变成基础建设,要发工资 第55章 大明第一家公司.jpg,朱允炆摔了 第56章 施工开干,这里是真发工资啊!大明官方的雇佣关系! 第57章 民间舆论的第一块石头,文人士绅的第一条裂缝 第58章 老朱夫妻的愿景,朱柏:未来一定能改变! 第59章 朱柏忽悠李善长,国债正式发行 第60章 李善长:啊?我竟然不是皇上的榜一!